近日,第二届大西北文旅高峰会暨黄河文化和旅游发展论坛在宁夏银川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旨在推动大西北和黄河流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凝聚西北力量,讲好黄河故事献智献力。
活动期间,中国传媒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专职副学部长、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副院长曹三省做客《人民巷会客厅·第二届大西北文旅高峰会暨黄河文化和旅游发展论坛》特别节目。曹三省教授以数字文旅为切入点,介绍了在新一轮技术变革的背景下,大西北康养旅游产业如何抓住“数字+”赋能契机,将技术应用与产品打造相结合,引领大西北智慧康养文旅产业新发展。
(资料图片)
曹三省教授接受人民网专访。
人民网:您认为在迎来新一轮技术变革的当下,数字化与文旅相结合将会孵化出什么样的新产品或新业态?
曹三省:首先,从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本质特征来看,学界和业界当前形成了一种共识,即包括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新一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核心方向是以人为本,围绕人的本质化的身心需求。那么,在布局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方向和场景中,这种基本路径也同样符合文化和旅游领域内的场景与产品创新思路。
具体来说,我认为文旅行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方面,可以围绕当前很受关注的沉浸式演绎来展开,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发挥“在场+再现”的深度交互方式。这个过程也是在寻求一种全新的消费者存在形态与方式,围绕这一点的产品创新还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XR扩展现实技术的发展,以及像元宇宙中的具身交互等新型交互技术的应用,在挖掘特色文化和旅游场景资源时,这方面的产品创新是非常可观的。
另一方面,可以综合运用“数字化+合成”技术,比如借助数字人对人物形象进行复刻,利用生成式AI,寻找内容生产的新视角,利用数字孪生对现实世界中的空间资源和场景资源进行复刻和进一步的利用等。这些都可能在未来的旅游、康养、旅居等场景中找寻到新的产品挖掘方向。
曹三省教授接受人民网专访。
人民网:随着文旅融合越来越深入,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康养也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您认为各地应怎样不断丰富智慧文旅的新场景?
曹三省:“康养”二字其实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认为未来整个社会对于“康养”及相关领域的需求应该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具体到区域的康养产业布局,我认为首先要挖掘本域的特色资源与优势。比如本次峰会成立了大西北康养旅游联盟,这实际上就是在挖掘新的发展契机。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作为此次论坛所在地,相对丰富地体现了西北康养的一些特色资源,我认为大西北不仅地域辽阔,文化样态和旅游资源也是异彩纷呈的。而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除了在现实的物理环境之外,还包括身心需求,也就是精神层面的诉求,这尤其体现在面向大西北的需求开发上。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精神层面的极大丰富,站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视角,打造康养旅游就应兼顾人们由内而外的、健康良性的持续发展,在这个方面西北康养旅游产业还有大量的潜在资源可以开发。
另外,我认为西北康养旅游还可以发展区域化策略,因为各地有各地不同的特点,所以在大西北本域内也能够形成各自的康养生态。
第三,我认为可以进行跨界优势的研发。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不难发现,按照国家当前的战略布局,大西北地区不仅是在文旅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在国家数字化转型及数字中国整体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大西北在算力、资源、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这部分,具有一定内生优势。所谓的西数东算,大西北可以从新能源、光伏等能源方面支撑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本地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必将更好地服务于在场的一些数字化升级应用。因此,基于在未来基础设施层面的优势,大西北康养旅游也可以打造出智慧旅游的在场化优势。
人民网:通过科技赋能、数字文化融合创新,您觉得会给康养旅游带来哪些新体验?
曹三省:就康养旅游的新体验来说,当前似乎还不能涵括它的完整视角。未来通过技术的融合创新发展,从用户、产业、国家文化战略的多个角度来看,康养旅游应该会呈现出更完整的面貌。比如说今天普遍应用的传感技术,通过人体可穿戴设备的互联,我们就可以监测到人们的身心状态,这种对于人体的健康监测,如果放在医疗领域内应用是一种场景,但如果将其放在康养旅游领域应用,则可以赋予其更具温度、和用户身心紧密结合的不同场景,这样的新产品可能会给用户带来焕然一新的体验。
当我们要去培育一个产业、一个业态的时候,产品所塑造的用户体验、用户口碑及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认为,从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出发,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产品打造相结合,这就是康养旅游在打造技术性新产品时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总策划:黄屹
总监制:贾茹
摄像:高嘉蔚、王锡彬(实习生)
灯光:周航、李艺杭(实习生)
剪辑:梁宏鑫
主持人:贾茹
文字:尹娜(实习生)
人民日报社宁夏全媒体中心出品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时代经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